問題:為何青山這邊選擇比較和緩的柔性手法呢? 首先,先聲明一點就是,柔性手法跟剛性手法都有效,柔性手法的優點在於破壞性小,剛性手法的優點在於同樣時間內的處理上限高。 再來手法的剛柔與力道和節奏有關,與使用的部位無關,使用手肘不一定是剛性手法。 運動按摩與訓練運動按摩的本意是幫助運動員做訓練,以運動員可能一週練六天、甚至一天兩練的情況來說,運動按摩其實不適合採用破壞性過高的手法。
理想的運動按摩,是幫助你恢復,不是增加你恢復的負擔;應該是你早上練完、按摩,中午吃飯、午睡,下午或晚上進行第二次訓練可以輕鬆地活蹦亂跳,運動表現比沒按更好。 很多人會想像運動員運動量大、身體可能比較緊,以為運動按摩就是力道重的按摩,這是錯誤的,按完全身痠痛的狀態其實並不適合運動按摩;頂多賽季結束做大放鬆,才有需要用比較長的時間處理到這種程度。 大概是先前介紹過骨盆底肌按摩的關係,陸陸續續有人詢問相關的資訊,其中不少人有提到勃起功能障礙。
勃起功能障礙的成因有很多,所以第一步請先看醫生,看醫生釐清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障礙,骨盆底肌並不一定是答案。 而在骨盆底肌與勃起功能障礙有關的情況裡面,我們也會把骨盆底肌的狀況分為高張/過度活化、低張/衰弱等不同的情況做討論。 朋友在比賽之後覺得手臂怪怪的,手肘有疼痛感,他隊上教練說是網球肘,聽得我忍不住翻白眼。
診斷這件事情,依法只有醫師(中醫、西醫、牙醫)能做。我個人雖然鼓勵身體工作者(按摩師、教練等)可以多去認知常見的骨傷科問題,但絕對要避免跟個案或是學員下定論說是什麼病症。 大學學弟說近年都沒有晨勃的狀況,問說我能不能處理。
我就跟他說先練習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有預算再試試骨盆底肌按摩或抓龍筋。 嗯,今年在教骨盆專題時有帶到骨盆底肌的按摩,來簡單講一下骨盆底肌按摩跟抓龍筋好了。 傍晚的個案是一位認識的攀岩手,很久沒來累積了比較多的問題要處理。昨天的主訴是右手跟左髖,今天則是接著處理左手和整體的平衡。
攀岩很頻繁的人有一定比例的手指問題,畢竟一些難爬的岩點或多或少要靠指力來撐。久了手指的屈肌跟伸肌失衡,就可能造成手指的關節炎--準確來說是指屈肌腱鞘炎(finger flexor tenosynovitis)--而碰到手指無法伸直、手指腫脹、骨頭變形等等問題。 因為昨天他說左手感覺還好、右手比較嚴重,只調了右手沒特別觸診左手,結果今天一摸……不對啊,「你左手骨頭反而是變形的呀!」 昨天個案來的時候說他覺得鎖骨周圍緊緊的,我第一個疑問是:他呼吸是否較淺。
他自述有在抽煙,這一兩個禮拜有感覺呼吸變淺、腹部也緊緊的。 先坐姿檢查,有高低肩的狀況,右高左低,站姿也是一樣狀態;但一年前沒有觀察這個狀況,至少沒有差到三公分這麼多。 肌腱的反覆疼痛,可能的原因有幾個大方向:
組織變異例如肌肉纖維化或肌腱鈣化,嚴重的話通常透過手術治療,但近年也有相關的藥物研究;張力結構問題如肌肉失衡,則可以透過徒手治療或是運動按摩來處理。 上一篇在【動作行程與肌肉張力】裡面有提到:
「隨著每個動作在行程的不同位置,肌肉的張力是不同的……」 「在一定的行程範圍內,完整行程比部份行程的效益來得高,但超過這個行程範圍的訓練效益又會降低……」 「這個行程範圍可能更具肌肉特異性(muscle-specific),需要依肌肉跟動作做調整。」 這個行程範圍在訓練經驗裡面或多或少會感受到,而從生理學的角度,肌肉在動作當中是有優勢長度/最佳長度(optimal length)的,在這個長度上,肌肉可以產生最大的主動張力。像是深蹲通常要求要蹲到平行蹲(parallel squat)的高度,原因之一就是,這個結構以及行程對股四頭肌來說,外部的力矩與內部的張力剛好達到最大。 在離心過程中,超過一定長度之後,肌肉主動收縮的張力就會下降,而軟組織被拉扯的被動張力會進來,持續下去的話就容易造成肌肉拉傷。 一般保險理賠主要看《醫療法》的以下幾條: 第 2 條: 所以醫療機構(醫院、診所)專指依《醫療法》設立,由醫師執行醫療業務的地方,而消費行為上分成「健保給付」跟「自費」兩種。實務上常見的一些情況是:
教學的時候,有時會偷渡一些比較細微的技巧,其中一個是我個人稱之為末端引導張力(Endpoint Technique)的技巧。舉例來說像是芭蕾裡面透過指尖、腳尖、甚至頸部來製造線條;大臂繞圓時,大拇指的方向會對肩關節造成影響(甚至更細的操作會在不同角度透過不同的手指引導);還有像雙手高舉到過頭位置(overhead position)時,從前平舉往上跟側平舉往上對軀幹有不同的影響(由前往上容易帶動肋骨,影響胸椎跟核心)等等,末端引導張力這件事會造成一些動作的細節差異。
|
【服務與課程】
【文章分類】
全部
【月份封存】
四月 2025
免責聲明:
本網站提供的資訊,並非對一般情况或任何個別人士或病人個案的醫學建議、診斷或治療,亦不應取代專業醫學建議、診斷或治療。 如有醫療需求請諮詢醫療專業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