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工作室
  • 青山工作室
    • 公佈欄 >
      • 防疫專區
    • 意見回饋 / 問題反應
    • 行事曆 / 可預約時間
    • 交通指引與場地照片
    • 關於.研習經歷與證書資格
    • 關於.理念
    • 贊助
  • 青山運動按摩
    • 預約說明 & 服務收費
    • 立即預約
  • 青山課程
    • 肌力與體能訓練 >
      • 訓練課程說明事項
    • 運動營養大師班 >
      • 教材說明與預覽
      • 課程詳情與報名
    • 個人化營養指導
  • ▶ 線上課程
    • 🧭 舊生資源導覽
    • 📙 青山體能班 >
      • 🔒 基礎模組 1 呼吸與中軸
      • 🔒 基礎模組 2 中軸與核心
      • 🔒️ 基礎模組:基礎後彎與俯身中軸
      • 🌎 脊椎專題
      • 🔒 中階模組 1 站姿與深蹲基礎
      • 🔒️ 中階模組 2 硬舉與深蹲鉸鍊光譜
      • 🌎 高階模組:暖身進階觀點
      • 🔒️ 高階模組 1 前蹲與上搏基礎
    • 📙 動作學習區 >
      • 🔒 動作指南
      • 🔒 中階模組:TRX 動作
      • 🔒 中階模組:瑞士球動作
      • 🔒 高階模組:舉重動作
      • 🔒 高階模組:下肢多關節動作
    • 📙 課表學習區 >
      • 🌎 公開課表
      • 🔒️ 青山課表系統
      • 🔒 初階課表:通用暖身與恢復
      • 🔒 初階課表:居家訓練 1
      • 🔒 Tim Grover 躍擊訓練
      • 🔒️ David Jack 四十不弱
    • 📗 運動營養大師班 >
      • 🔒 課程入口
    • 📗 專項運動營養課程 >
      • 🔒 馬拉松運動營養
      • 🔒 健美備賽運動營養
    • 📗 塑身營養學 >
      • 🔒 課程入口
      • 🔒 Week 01 第一週
      • 🔒 飲食控制與體態改造
    • 📒 成為自己的健身教練 >
      • 🔒️ 訓練的科學與實務 1
      • 🔒 技術講堂:深蹲 Squat
      • 🔒 技術講堂:硬舉 Deadlift
      • 🔒 技術講堂:上搏 Clean
  • 青山筆記
    • 🔒️ 會員文庫
  • ☰ 其他
    • 青山商城
    • 青山攝影 >
      • 作品集
      • 人像.棚拍
      • 人像.外拍
      • 人像.街拍
      • 人像.街拍《旅途》
      • 人像.運動
      • 靜物
      • 靜物.食物
      • 風景
      • 風景.城市
      • 風景.夜景
      • 劇照.音樂會 & 記者會
      • 劇照.舞蹈 & 舞蹈劇場
      • 劇照.戲劇 & 音樂劇
      • 劇照.音樂劇《月半物語》
      • 劇照.音樂劇《天祭》
    • 青山芳療
    • 青山部落:生活隨筆
  • English
Picture

【翻譯文章】划船選手需要每天做肌力訓練嗎?

9/26/2022

評論

 
圖片
我(Will Ruth)不認為高頻率的肌力訓練對於划船選手具有多大的價值。尤其是每天或近乎每天採用負重的複合動作(loaded compound exercises)如深蹲、引體向上、硬舉、肩推等等來做肌力訓練。肌力的成長需要壓力,而我們可以做低強度的划船來幫助技巧提昇,因為划船就是一個複合的技術(complex skill)。肌力訓練相對單純一點,藉由更多的力量書出來進步,而這需要更多的休息。然而,划船也是會造成疲勞/力竭的。每天肌力訓練需要恢復,而這意味著我們挪用了其他項目恢復的資源。

​常有人想聽我談所謂的核心訓練,人們說:「這(核心訓練)超級重要,我巴不得每天都練。」他們搞錯了一些事情,其中之一就是做了一堆核心訓練卻沒有給其他部位足夠的訓練。此外,我們只能從我們能夠恢復的訓練中獲得進步(we can only improve from the training that we can recover from),因此每種訓練都有其機會成本。20 分鐘的核心訓練代表 20 分鐘沒做其他訓練,同時我們需要從這 20 分鐘的核心訓練恢復過來才能獲得相應的進步。

深入瞭解
評論

【翻譯文章】划船訓練與肌力訓練的頻率、容量與強度

6/6/2022

評論

 
圖片
在划船當中,我們通常以一定程度以上心率閾值(heart rate threshold )的距離(公尺)或時間(分鐘)來評估特定強度的訓練量。這沒有完美的方法,但基本的概念是把強度(intensity)跟訓練量(volume)放在一起考量:輕鬆強度的訓練量、中等強度的訓練量、困難強度的訓練量。

如果訓練的頻率、訓練量、強度都很高,通常會導致超量訓練(overreaching)或過度訓練(overtraining)。超量訓練是刻意且有益的,短暫、預先計畫好的超量訓練常常是減量週期(taper cycle)的一部分。我們刻意短暫地做超出我們恢復能力的訓練,是為了在減量前誘發恢復。沒有計畫、無意造成、時間過久的超量訓練,可能會嚴重超出我們的恢復能力,這便是所謂的過度訓練。過度訓練不僅僅會造成身體功能的下降,通常還會導致運動表現的下降、受傷或是生病、心力耗盡等等。

深入瞭解
評論

【器材】俯臥槓鈴划船椅開箱 Unboxing Prone Row Bench

5/28/2022

評論

 
圖片
將俯身划船(bent-over row)轉換為俯臥划船(prone row),主要用於排除大重量時下肢的參與。配合硬舉神器可以有更舒服的活動空間,也可以拿來做一般平椅(flat bench)的啞鈴胸部訓練。

深入瞭解
評論

【翻譯文章】划船的運動員長期發展(LTAD)系列:運動員動作技能素養(AMSC)

2/25/2022

評論

 
圖片
​運動員長期發展(long-term athlete development, LTAD)意指對於普遍運動員特質(general athletic qualities)的興趣培養,有益於健康、體適能、運動表現、降低受傷的風險,並且體能上的自信與競爭力。划船的運動員長期發展除了一般體能以外,也會在划船的不同運動表現階段逐步漸進,這是需要經年累月的培養,而非幾週、幾個月或一兩個賽季就能達到的。

​儘管肌力訓練對於划船的運動表現很重要,在非划船的表現上,肌力訓練或許更重要一些。在運動員長期發展中,藉由訓練運動專向以外的方式來培養運動技能(athletic skills)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划船訓練本身僅能培養一定的運動技能,划槳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技能,但它應該與其他運動技能一視同仁。划船運動跟田徑運動不同的地方是,我們幾乎全部的時間都在訓練相同的動作模式(movement pattern)。划船是向心的運動,主要動作是矢狀面上進行屈曲跟伸展的動作。肌力訓練提供了訓練其他型態的動作能力與運動技能的機會,這是划槳所沒有的。

深入瞭解
評論

【器材】KayakFirst 龍舟划船機/測功儀開箱

11/8/2021

評論

 
圖片
跟龍門架、跑步機、飛輪車比起來,划船機在運動器材裡可能相對小眾一點,而龍舟划船機/測功儀(ergometer)就更小眾了,因此來分享一下剛入手的龍舟划船機。

深入瞭解
評論

【翻譯文章】賽季的水平由非賽季的水平決定

11/3/2021

評論

 
圖片
划船選手在追尋特定的運動表現時,通常會逐漸面臨一個狀況--我們需要減少一些其他活動,專注在訓練以成就目標。這是一般所謂的「賽季(in-season)」或「備賽期(race prep)」,通常會減少其他交叉訓練(cross-training)和肌力訓練(strength training)來擠出時間給專項練習。甚至在訓練計劃中,藉由其他比賽來調整最佳狀態,這也需要時間。

深入瞭解
評論
    【服務與課程】
    圖片
    圖片
    圖片

    【運動按摩】
    ​
    青山運動按摩介紹

    淺談按摩手法

    ​
    恢復的三個層次

    RSS 訂閱


    【文章分類】

    全部
    Behavior Change
    Cycling & Spinning
    Fitness Equipment
    Learning Experience
    Medical Science
    Rowing
    個案分享 Case Study
    營養 Nutrition
    肌力 Strength
    訓練 Training
    課程 Course
    跑步 Running
    身心學 Somatics


    【月份封存】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一月 2021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十二月 2019
    九月 2019
    六月 2019
    三月 2019
    一月 2019
    十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
​運動按摩 | 肌力訓練 | 運動營養
圖片
​
​​🕙 10:00 - 22:00
​
🚩 台北市大同區伊寧街 55-1 號一樓
​👉 交通指引

​📞 0971 829 720
✉️ [email protected]​​
  • 青山工作室
    • 公佈欄 >
      • 防疫專區
    • 意見回饋 / 問題反應
    • 行事曆 / 可預約時間
    • 交通指引與場地照片
    • 關於.研習經歷與證書資格
    • 關於.理念
    • 贊助
  • 青山運動按摩
    • 預約說明 & 服務收費
    • 立即預約
  • 青山課程
    • 肌力與體能訓練 >
      • 訓練課程說明事項
    • 運動營養大師班 >
      • 教材說明與預覽
      • 課程詳情與報名
    • 個人化營養指導
  • ▶ 線上課程
    • 🧭 舊生資源導覽
    • 📙 青山體能班 >
      • 🔒 基礎模組 1 呼吸與中軸
      • 🔒 基礎模組 2 中軸與核心
      • 🔒️ 基礎模組:基礎後彎與俯身中軸
      • 🌎 脊椎專題
      • 🔒 中階模組 1 站姿與深蹲基礎
      • 🔒️ 中階模組 2 硬舉與深蹲鉸鍊光譜
      • 🌎 高階模組:暖身進階觀點
      • 🔒️ 高階模組 1 前蹲與上搏基礎
    • 📙 動作學習區 >
      • 🔒 動作指南
      • 🔒 中階模組:TRX 動作
      • 🔒 中階模組:瑞士球動作
      • 🔒 高階模組:舉重動作
      • 🔒 高階模組:下肢多關節動作
    • 📙 課表學習區 >
      • 🌎 公開課表
      • 🔒️ 青山課表系統
      • 🔒 初階課表:通用暖身與恢復
      • 🔒 初階課表:居家訓練 1
      • 🔒 Tim Grover 躍擊訓練
      • 🔒️ David Jack 四十不弱
    • 📗 運動營養大師班 >
      • 🔒 課程入口
    • 📗 專項運動營養課程 >
      • 🔒 馬拉松運動營養
      • 🔒 健美備賽運動營養
    • 📗 塑身營養學 >
      • 🔒 課程入口
      • 🔒 Week 01 第一週
      • 🔒 飲食控制與體態改造
    • 📒 成為自己的健身教練 >
      • 🔒️ 訓練的科學與實務 1
      • 🔒 技術講堂:深蹲 Squat
      • 🔒 技術講堂:硬舉 Deadlift
      • 🔒 技術講堂:上搏 Clean
  • 青山筆記
    • 🔒️ 會員文庫
  • ☰ 其他
    • 青山商城
    • 青山攝影 >
      • 作品集
      • 人像.棚拍
      • 人像.外拍
      • 人像.街拍
      • 人像.街拍《旅途》
      • 人像.運動
      • 靜物
      • 靜物.食物
      • 風景
      • 風景.城市
      • 風景.夜景
      • 劇照.音樂會 & 記者會
      • 劇照.舞蹈 & 舞蹈劇場
      • 劇照.戲劇 & 音樂劇
      • 劇照.音樂劇《月半物語》
      • 劇照.音樂劇《天祭》
    • 青山芳療
    • 青山部落:生活隨筆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