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是個經常演講(久站)的心理師,
最後按到小腿的時候,個案:『好痛喔!』 「保持呼吸,這是你的小腿在跟你說: 它累很久了,可是你都不聽。」 有時候,按摩像是一場和解。某些最緊繃的問題,不見得要一開始解決。 早上學生上課的時候,她說她有時肩胛下壓時,鎖骨遠端會有悶痛。我想了一下,讓她症狀側的手在上方抓住吊環,身體呈現側棒式,另一隻手自然下垂不做支撐,然後上方手的肩胛骨做外展內收三次。下來後讓她再試試看肩胛下壓,她就不會痛了。
晚上新來的個案,他說之前找整復師被床撞到(我內心黑人問號「被床撞到?」),左邊肩峰有壓痛,左半邊闊背到上背、肩頸會痛,左手沒辦法往後繞。後來看了物治跟骨科沒有好轉,在想是不是肌肉問題。
我心裡想說這種連帶問題一大堆的通常不是肌肉問題,而且物治應該要能把肌肉問題搞好:「麻煩請先坐在床邊。」 簡單摸了一下,嗯,胸椎肋骨肩胛骨跑掉了,骨盆略歪,肌肉也滿緊。請他先趴著把縱軸搞定再做手的前置處理,最後轉到仰躺把肩膀調整好。 全部弄完,請個案下床:『咦,感覺好像好了耶!』 手臂繞了繞,『可以轉了耶!先前只有右邊可以轉,而且左邊一直想聳肩,放下去就會痛,現在不會了。』 『所以我到底是怎麼了?』 「我覺得是那時整復沒有把胸廓處理好,所以肩胛也跑掉了。那個整復師是年長的還是年輕的?」(總覺得講這句話自己有點老…… 『看來還滿年輕的,兩三年前找的。』(也是痛滿久…… 「如果要訓練的話,建議先休息一天,因為也兩三年了,身體在疼痛下會形成某種平衡。怕用力做重量會慣性想回到舊的結構,先讓身體至少適應個一天再做重訓。」 其實本體感覺好的話,直接重訓倒是無妨,感受上的差異剛好可以作為姿勢動作上的神經刺激(proprioceptive input)。不過有鑑於緊到這種程度的人通常本體感覺都不好(很緊的情況下本體感覺會很不舒服,容易睡不著覺),就還是叫他先適應一下。 「我得說很厲害,其實我手往下垂或往上伸,都會麻……
你昨天按的時候,我原本手往下垂會麻,但過按的中間就不會麻了 現在手往上伸也不太會麻 ,只是我手自己放鬆的不夠、太僵硬 另外,昨晚很好睡,跟整骨完的好睡是不同的感覺」 早上來了一個有點挑戰性的個案,一個身形很像舞者的女生走進來說她覺得自己的身體壞掉了,細問之下知道她五年前是騎單車的,後來梨狀肌慢性發炎,改練重訓,這一年開始下背(右腰)會持續性地作痛,看了復健也去了物理治療但沒什麼改善,後來連左肩都會不舒服。
髂腰肌有狀況這她先前有被診斷出來,伸展測試也印證了,不過我覺得有趣(?)的是她的代償疊加。觸診初步判斷如下: |
【服務與課程】
【文章分類】
全部
【月份封存】
五月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