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工作室
  • 青山工作室
    • 🪧 公佈欄系統 >
      • 📄 環境清潔與消毒作業
      • ⚠️ 防詐騙專區
    • 📅 行事曆 / 可預約時間
    • 🚩 交通指引與場地照片
    • ✉️ 意見回饋 / 問題反應
    • 📄 關於.證照與研習經歷
    • 📄 關於.理念
    • 💰 贊助
  • 青山運動按摩
    • 📄 預約說明 & 服務收費
    • ⚡ 立即預約
    • 🔍 雲端卡時數查詢
    • 📘 運動按摩手法教學
  • 青山肌力與體能訓練
    • 📄 學習路徑 / 訓練選單
    • 📄 訓練課程說明事項
    • 🧭 線上教材導覽 >
      • 🔒 基礎模組 1 呼吸與中軸
      • 🔒 基礎模組 2 中軸與核心
      • 🔒️ 基礎模組 3 手支撐與後彎基礎
      • 🔒 中階模組 1 站姿與深蹲基礎
      • 🔒️ 中階模組 2 硬舉與深蹲鉸鍊光譜
      • 🔒️ 高階模組 1 前蹲與上搏基礎
      • 🔒 飲食控制與基礎運動營養
      • 📙 動作學習區 >
        • 🔒 動作指南
        • 🔒 中階模組:TRX 動作
        • 🔒 中階模組:瑞士球動作
        • 🔒️ 高階模組:後彎進階
        • 🔒 高階模組:舉重動作
        • 🔒 高階模組:下肢多關節動作
      • 📙 技術講堂 >
        • 🔒 技術講堂:深蹲 Squat
        • 🔒 技術講堂:硬舉 Deadlift
        • 🔒 技術講堂:上搏 Clean
  • 青山課程
    • 🗝️ 學員登入
    • 📘 運動按摩手法班 >
      • 🔒️ 放鬆技術
      • 🔒️ 瑞典式按摩
      • 🔒️ 筋膜放鬆技術
      • 🔒️ 運動傷害
    • 📙 呼吸技術與動作整合
    • 📙 課表設計實務 >
      • 🔒️ 訓練原則
      • 🔒️ 課表設計實務
      • 🌎 公開課表
      • 🔒️ 課表系統 >
        • 🔒 初階課表:通用暖身與恢復
        • 🔒 初階課表:居家訓練 1
        • 🔒 Tim Grover 躍擊訓練
        • 🔒️ David Jack 四十不弱
    • 📗 運動營養專精班 >
      • 📄 教材說明與預覽
      • 📄 課程詳情與報名
      • 📄 常見問題
      • 🔒 課程入口
    • 📗 專項運動營養課程 >
      • 🔒 馬拉松運動營養
      • 🔒 健美備賽運動營養
  • 青山筆記
    • 🔒️ 會員文庫
    • 🔒️ 解剖筆記
    • 🔒️ 芳療筆記
  • ☰ 其他
    • 青山商城
    • 青山攝影 >
      • 作品集
      • 人像.棚拍
      • 人像.外拍
      • 人像.街拍
      • 人像.街拍《旅途》
      • 人像.運動
      • 靜物
      • 靜物.食物
      • 風景
      • 風景.城市
      • 風景.夜景
      • 劇照.音樂會 & 記者會
      • 劇照.舞蹈 & 舞蹈劇場
      • 劇照.戲劇 & 音樂劇
      • 劇照.音樂劇《月半物語》
      • 劇照.音樂劇《天祭》
    • 青山芳療
    • 青山部落:生活隨筆
  • English
Picture

【訓練】到底要不要力竭?力竭的研究整理 Training to Failure or NOT to

5/3/2024

評論

 
圖片
我們大致把力竭相關的概念介紹完了,再來要問一個問題:

到底要不要力竭?
​這個問題要先回到力竭的定義上,一般最常採用的力竭定義是肌肉力竭。以我個人來說,肌肉力竭比較建議用在單關節動作;對於多關節動作,我會建議採用技術力竭作為標準。

除此之外,肌肉力竭對於新手來說可能比較有效,但對於老手可能就非必要。為什麼呢?我們來看一下力竭相關的研究整理:
圖片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力竭的研究目前沒有統一的結論,但為什麼會這樣?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受試者的採樣(訓練經驗的有無、程度差異)、訓練的指導方式、測試的內容、力竭的標準等等。

我們把受試者的訓練經驗放進來看,無論訓練經驗都有力竭效益不明顯的結果:
圖片
不過大致上來說新手偏向力竭相對有益到無益;老手方面則偏向力竭無益甚至容易有負面效益。

※ 註:上述關於老手的結論排除了 Gieβsing et al. 的研究,因為該項研究的測試內容為低容量的靜態肌力(low-volume maximal isometric strength),與其他肌力訓練的型態不同。

我們先前在【神經力竭】裡談過,快縮肌的閾值較高,比較晚參與動作(需要大阻力),所以通常慢縮肌會先消耗,接近肌肉力竭時比較能訓練到快縮肌。

老手對於肌肉的啟動較為熟悉,比較能在有限的反覆次數中提前徵召全部的肌肉;新手則可能比較需要透過肌肉力竭的方式才能確實徵召全部的肌肉。此外,老手的「進步窗口」較窄,訓練量沒拿捏好反而沒辦法恢復。

※ 註:進步窗口待之後有機會談訓練量再做說明。

我們從 Greg Nuckols 整理的圖來看就更明顯了:
圖片
我們上一篇講到【有效次數】的概念:

「在 RIR ≦ 5 的時候,訓練效益的增長可能比較高;在 RIR ≦ 3 的時候,訓練效益可能仍有增長,但差異會逐漸減少。」

※ 註:RIR 為保留次數,詳見【保留次數】一文。

從力竭的相關研究可以進一步理解為:

「在 RIR ≦ 5 的時候,新手的訓練效益增長可能比較高;在 RIR ≦ 3 的時候,訓練效益可能仍有增長,但差異會逐漸減少,對於老手甚至可能是負面效益。」

所以我個人會建議:
  • 多數訓練可以接近力竭(close to failure),但不要完全力竭(肌肉力竭)。
  • 高容量訓練(高反覆,反覆次數超過 15 下)盡量抓在 RIR ≦ 3,確保給予肌肉足夠的刺激;而大重量訓練或多關節動作則至少抓 1-3 下的 RIR(RIR ≧ 2)。
  • 技術力竭的 RIR ≦ 肌肉力竭的 RIR,技術力竭的 RIR 可以比肌肉力竭少 1-2 下,亦即更接近力竭(或是達到技術力竭)。

📑 參考資料:
  • Effective Reps: Does Training To Failure Matter For Muscle Growth?
  • The Evidence is Lacking for "Effective Reps"

​📜 文獻資料:
  • The impact of metabolic stress on hormonal responses and muscular adaptations [Goto et al. (2005)]
  • The effects of low-volume resistance training with and without advanced techniques in trained subjects [Gieβsing et al. (2014)]
  • Strength Training with Repetitions to Failure does not Provide Additional Strength and Muscle Hypertrophy Gains in Young Women [Martorelli et al. (2017)]
  • Is repetition failure critic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uscle hypertrophy and strength? [Sampson & Groeller (2016)]
  • Effects of velocity loss during resistance training on athletic performance, strength gains and muscle adaptations [Pareja-Blanco et al. (2017)]
  • RPE vs. Percentage 1RM Loading in Periodized Programs Matched for Sets and Repetitions [Helms et al. (2018)]
  • Effect of Resistance Training to Muscle Failure vs. Volitional Interruption at High- and Low-Intensities on Muscle Mass and Strength [Nóbrega et al. (2018)]
  • Skeletal Muscle Fiber Adaptations Following Resistance Training Using Repetition Maximums or Relative Intensity [Carroll et al. (2019)]
​
💧 圖片出處:Photo 147313884 © Sergeyacros | Dreamstime.com
評論
    圖片
    圖片

    【年度課程】

    運動按摩手法班

    解剖列車放鬆技術

    ​解剖學進階:觸診與肌力訓練

    ​瑞典式按摩手法實務
    【服務與課程】
    圖片
    圖片
    圖片

    RSS 訂閱


    【運動按摩】
    ​
    青山運動按摩介紹

    淺談按摩手法

    ​
    恢復的三個層次

    【文章分類】

    全部
    Behavior Change
    Climbing
    Courses
    Cycling & Spinning
    Fitness Equipment
    Learning Experience
    Medical Science
    Movements
    Rowing
    Strength Training
    個案分享 Case Study
    營養 Nutrition
    訓練 Training
    跑步 Running
    身心學 Somatics


    【月份封存】

    六月 2025
    四月 2025
    一月 2025
    十二月 2024
    十一月 2024
    十月 2024
    八月 2024
    六月 2024
    五月 2024
    四月 2024
    三月 2024
    一月 2024
    十二月 2023
    五月 2023
    一月 2023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一月 2021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十二月 2019
    九月 2019
    六月 2019
    三月 2019
    十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免責聲明:

    本網站提供的資訊,並非對一般情况或任何個別人士或病人個案的醫學建議、診斷或治療,亦不應取代專業醫學建議、診斷或治療。

    如有醫療需求請諮詢醫療專業人士。
​
​運動按摩 | 肌力訓練 | 運動營養​
圖片
​​🕙 10:00 - 22:00
​​🚩 台北市大同區伊寧街 55-1 號一樓
​👉 交通指引

​📞 0971 829 720
✉️ [email protected]
💡 問題與意見回饋​​
templates.platform.theme.core.shared.attribution_2 Sole Treadmill
  • 青山工作室
    • 🪧 公佈欄系統 >
      • 📄 環境清潔與消毒作業
      • ⚠️ 防詐騙專區
    • 📅 行事曆 / 可預約時間
    • 🚩 交通指引與場地照片
    • ✉️ 意見回饋 / 問題反應
    • 📄 關於.證照與研習經歷
    • 📄 關於.理念
    • 💰 贊助
  • 青山運動按摩
    • 📄 預約說明 & 服務收費
    • ⚡ 立即預約
    • 🔍 雲端卡時數查詢
    • 📘 運動按摩手法教學
  • 青山肌力與體能訓練
    • 📄 學習路徑 / 訓練選單
    • 📄 訓練課程說明事項
    • 🧭 線上教材導覽 >
      • 🔒 基礎模組 1 呼吸與中軸
      • 🔒 基礎模組 2 中軸與核心
      • 🔒️ 基礎模組 3 手支撐與後彎基礎
      • 🔒 中階模組 1 站姿與深蹲基礎
      • 🔒️ 中階模組 2 硬舉與深蹲鉸鍊光譜
      • 🔒️ 高階模組 1 前蹲與上搏基礎
      • 🔒 飲食控制與基礎運動營養
      • 📙 動作學習區 >
        • 🔒 動作指南
        • 🔒 中階模組:TRX 動作
        • 🔒 中階模組:瑞士球動作
        • 🔒️ 高階模組:後彎進階
        • 🔒 高階模組:舉重動作
        • 🔒 高階模組:下肢多關節動作
      • 📙 技術講堂 >
        • 🔒 技術講堂:深蹲 Squat
        • 🔒 技術講堂:硬舉 Deadlift
        • 🔒 技術講堂:上搏 Clean
  • 青山課程
    • 🗝️ 學員登入
    • 📘 運動按摩手法班 >
      • 🔒️ 放鬆技術
      • 🔒️ 瑞典式按摩
      • 🔒️ 筋膜放鬆技術
      • 🔒️ 運動傷害
    • 📙 呼吸技術與動作整合
    • 📙 課表設計實務 >
      • 🔒️ 訓練原則
      • 🔒️ 課表設計實務
      • 🌎 公開課表
      • 🔒️ 課表系統 >
        • 🔒 初階課表:通用暖身與恢復
        • 🔒 初階課表:居家訓練 1
        • 🔒 Tim Grover 躍擊訓練
        • 🔒️ David Jack 四十不弱
    • 📗 運動營養專精班 >
      • 📄 教材說明與預覽
      • 📄 課程詳情與報名
      • 📄 常見問題
      • 🔒 課程入口
    • 📗 專項運動營養課程 >
      • 🔒 馬拉松運動營養
      • 🔒 健美備賽運動營養
  • 青山筆記
    • 🔒️ 會員文庫
    • 🔒️ 解剖筆記
    • 🔒️ 芳療筆記
  • ☰ 其他
    • 青山商城
    • 青山攝影 >
      • 作品集
      • 人像.棚拍
      • 人像.外拍
      • 人像.街拍
      • 人像.街拍《旅途》
      • 人像.運動
      • 靜物
      • 靜物.食物
      • 風景
      • 風景.城市
      • 風景.夜景
      • 劇照.音樂會 & 記者會
      • 劇照.舞蹈 & 舞蹈劇場
      • 劇照.戲劇 & 音樂劇
      • 劇照.音樂劇《月半物語》
      • 劇照.音樂劇《天祭》
    • 青山芳療
    • 青山部落:生活隨筆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