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工作室
  • 青山工作室
    • 公佈欄 >
      • 防疫專區
    • 意見回饋 / 問題反應
    • 行事曆 / 可預約時間
    • 交通指引與場地照片
    • 關於.研習經歷與證書資格
    • 關於.理念
    • 贊助
  • 青山運動按摩
    • 預約說明 & 服務收費
    • 立即預約
  • 青山課程
    • 肌力與體能訓練 >
      • 訓練課程說明事項
    • 運動營養大師班 >
      • 教材說明與預覽
      • 課程詳情與報名
    • 個人化營養指導
  • ▶ 線上課程
    • 🧭 舊生資源導覽
    • 📙 青山體能班 >
      • 🔒 基礎模組 1 呼吸與中軸
      • 🔒 基礎模組 2 中軸與核心
      • 🔒️ 基礎模組:基礎後彎與俯身中軸
      • 🌎 脊椎專題
      • 🔒 中階模組 1 站姿與深蹲基礎
      • 🔒️ 中階模組 2 硬舉與深蹲鉸鍊光譜
      • 🌎 高階模組:暖身進階觀點
      • 🔒️ 高階模組 1 前蹲與上搏基礎
    • 📙 動作學習區 >
      • 🔒 動作指南
      • 🔒 中階模組:TRX 動作
      • 🔒 中階模組:瑞士球動作
      • 🔒 高階模組:舉重動作
      • 🔒 高階模組:下肢多關節動作
    • 📙 課表學習區 >
      • 🌎 公開課表
      • 🔒️ 青山課表系統
      • 🔒 初階課表:通用暖身與恢復
      • 🔒 初階課表:居家訓練 1
      • 🔒 Tim Grover 躍擊訓練
      • 🔒️ David Jack 四十不弱
    • 📗 運動營養大師班 >
      • 🔒 課程入口
    • 📗 專項運動營養課程 >
      • 🔒 馬拉松運動營養
      • 🔒 健美備賽運動營養
    • 📗 塑身營養學 >
      • 🔒 課程入口
      • 🔒 Week 01 第一週
      • 🔒 飲食控制與體態改造
    • 📒 成為自己的健身教練 >
      • 🔒️ 訓練的科學與實務 1
      • 🔒 技術講堂:深蹲 Squat
      • 🔒 技術講堂:硬舉 Deadlift
      • 🔒 技術講堂:上搏 Clean
  • 青山筆記
    • 🔒️ 會員文庫
  • ☰ 其他
    • 青山商城
    • 青山攝影 >
      • 作品集
      • 人像.棚拍
      • 人像.外拍
      • 人像.街拍
      • 人像.街拍《旅途》
      • 人像.運動
      • 靜物
      • 靜物.食物
      • 風景
      • 風景.城市
      • 風景.夜景
      • 劇照.音樂會 & 記者會
      • 劇照.舞蹈 & 舞蹈劇場
      • 劇照.戲劇 & 音樂劇
      • 劇照.音樂劇《月半物語》
      • 劇照.音樂劇《天祭》
    • 青山芳療
    • 青山部落:生活隨筆
  • English
Picture

【醫學】淺談中西醫的思維 Philosoph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8/22/2021

評論

 
圖片
🔼 Anatomy Trains, 3rd Edition [Thomas Myers] p.298
早上跟個案討論到穴道以及中醫是否科學的問題。我說,所謂科學我們先取一個比較廣泛的定義,亦即有邏輯地去論述。那不論中西醫都是透過各自的哲學去解釋現象的科學。
正文難度:Level ③ 本文涉及較多專業術語
雖然講哲學聽起來好像就不科學了,但哲學其實是以系統化的方式去論證問題的方法。像是物理學昔稱自然哲學,牛頓在其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以數學方法去闡釋他對古典力學的看法(亦稱牛頓力學);而中醫同樣是對於病症、現象的觀察,並透過當時可用的哲學(五行等等)去辯證,而形塑出來的體系。

中西醫各自以各自的哲學去解釋所觀察的現象,而這些哲學重要的差異在於什麼看得見、什麼看不見,我們觀測(或者觸診)的技術決定了我們能處理什麼問題。*1

例如就物理學的角度,宏觀尺度下,適用古典力學;但在原子核的微觀尺度下,適用量子力學;當你不夠瞭解的時候,就會覺得很玄。

傳統中醫因看不到皮膚底下,又不能隨便把人切開(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傷科對於肌肉骨骼問題的按診(西醫的觸診)就會比較細膩,正位、錯位、對位的討論也就比較細緻;但內科方面,因為中醫看不到細菌或病毒,故在許多病症上只能以歸納的方式分成不同的「外邪」來討論。

而西醫可以用影像技術(超音波、X 光、MRI 等等),但這些看不到張力的結構。故很多肌肉骨骼的問題在中醫看來需要調整,在西醫看來有點症狀又不需要開刀,就屬於「沒事,多喝水」的範疇;直到筋膜理論的盛興才又回到觸診的討論上。

但西醫的哲學沒有「氣」的概念,對於很多中醫的東西也就無法理解;中醫的氣、穴道、經絡,我認為可以視為在哲學上對於現象的解釋,穴道作為「經氣會集及輸注於體表的部位」,是傳統上發現可以於體表操作遠端的部位。

而以西醫同樣具有遠端性質的激痛點(trigger point)為例,在近年的研究在現象上則與中醫的穴道(尤其阿是穴)有許多相似之處。西醫藉由對於緊繃帶(taut band)的觀察來解釋激痛點的現象,再透過直接加壓法(direct pressure)或乾針治療(dry needling)等方式去處理。但其實激痛點一直都有,中醫的指壓和針灸很早就在處理這種狀況(當然處理得好不好看師傅),只是西醫近年對這個症狀/現象比較有西方哲學(解剖學、生理學)的理解,有了激痛點這個名詞以及治療的 SOP,也就流行了起來。

所以對於其實不同的治療手法、流派、體系,我覺得重點不是誰對誰錯,而是彼此借鑒。只要能有效地去應對問題的現象,並在哲學上自我完備,便無所謂高下之分。

*1:但也有些人的思維可以超出當下觀測能力的侷限,例如愛因斯坦。
評論
    【服務與課程】
    圖片
    圖片
    圖片

    【運動按摩】
    ​
    青山運動按摩介紹

    淺談按摩手法

    ​
    恢復的三個層次

    RSS 訂閱


    【文章分類】

    全部
    Behavior Change
    Cycling & Spinning
    Fitness Equipment
    Learning Experience
    Medical Science
    Rowing
    個案分享 Case Study
    營養 Nutrition
    肌力 Strength
    訓練 Training
    課程 Course
    跑步 Running
    身心學 Somatics


    【月份封存】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一月 2021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十二月 2019
    九月 2019
    六月 2019
    三月 2019
    一月 2019
    十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
​運動按摩 | 肌力訓練 | 運動營養
圖片
​
​​🕙 10:00 - 22:00
​
🚩 台北市大同區伊寧街 55-1 號一樓
​👉 交通指引

​📞 0971 829 720
✉️ [email protected]​​
  • 青山工作室
    • 公佈欄 >
      • 防疫專區
    • 意見回饋 / 問題反應
    • 行事曆 / 可預約時間
    • 交通指引與場地照片
    • 關於.研習經歷與證書資格
    • 關於.理念
    • 贊助
  • 青山運動按摩
    • 預約說明 & 服務收費
    • 立即預約
  • 青山課程
    • 肌力與體能訓練 >
      • 訓練課程說明事項
    • 運動營養大師班 >
      • 教材說明與預覽
      • 課程詳情與報名
    • 個人化營養指導
  • ▶ 線上課程
    • 🧭 舊生資源導覽
    • 📙 青山體能班 >
      • 🔒 基礎模組 1 呼吸與中軸
      • 🔒 基礎模組 2 中軸與核心
      • 🔒️ 基礎模組:基礎後彎與俯身中軸
      • 🌎 脊椎專題
      • 🔒 中階模組 1 站姿與深蹲基礎
      • 🔒️ 中階模組 2 硬舉與深蹲鉸鍊光譜
      • 🌎 高階模組:暖身進階觀點
      • 🔒️ 高階模組 1 前蹲與上搏基礎
    • 📙 動作學習區 >
      • 🔒 動作指南
      • 🔒 中階模組:TRX 動作
      • 🔒 中階模組:瑞士球動作
      • 🔒 高階模組:舉重動作
      • 🔒 高階模組:下肢多關節動作
    • 📙 課表學習區 >
      • 🌎 公開課表
      • 🔒️ 青山課表系統
      • 🔒 初階課表:通用暖身與恢復
      • 🔒 初階課表:居家訓練 1
      • 🔒 Tim Grover 躍擊訓練
      • 🔒️ David Jack 四十不弱
    • 📗 運動營養大師班 >
      • 🔒 課程入口
    • 📗 專項運動營養課程 >
      • 🔒 馬拉松運動營養
      • 🔒 健美備賽運動營養
    • 📗 塑身營養學 >
      • 🔒 課程入口
      • 🔒 Week 01 第一週
      • 🔒 飲食控制與體態改造
    • 📒 成為自己的健身教練 >
      • 🔒️ 訓練的科學與實務 1
      • 🔒 技術講堂:深蹲 Squat
      • 🔒 技術講堂:硬舉 Deadlift
      • 🔒 技術講堂:上搏 Clean
  • 青山筆記
    • 🔒️ 會員文庫
  • ☰ 其他
    • 青山商城
    • 青山攝影 >
      • 作品集
      • 人像.棚拍
      • 人像.外拍
      • 人像.街拍
      • 人像.街拍《旅途》
      • 人像.運動
      • 靜物
      • 靜物.食物
      • 風景
      • 風景.城市
      • 風景.夜景
      • 劇照.音樂會 & 記者會
      • 劇照.舞蹈 & 舞蹈劇場
      • 劇照.戲劇 & 音樂劇
      • 劇照.音樂劇《月半物語》
      • 劇照.音樂劇《天祭》
    • 青山芳療
    • 青山部落:生活隨筆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