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期訓練的時候,有注意到這個學生的肩膀力量,比起其他肌群相對弱很多,所以肩膀的部份一直帶他穩定地做小幅度漸進。今天肩推終於正式入門到 20 kg,第一組結束的時候他說: 『第一下跟第四下感覺差好多喔!第一下時覺得自己可以做八下,但第四下就覺得好想只做三下。』
Superman 是一個常見的背部肌力動作,尤其是背部豎脊肌(erector spinae)的啟動,但有些人覺得這個動作很傷脊椎,所以這是一個不好的動作嗎?
本文涉及一分鐘健身教室的史考特醫師於 2017 年寫的一篇關於 Superman 動作的文章,討論其疏漏與 Stuart McGill 原始資料的觀點。 前一陣子帶一個學生開始走 5x5,順便講解了一下 Reg Park、Bill Starr、Madcow、Mehdi Hadim、Mark Rippetoe 這些名家的 5x5 課表。 正文難度:Level ③ 本文建議曾經練習過或研究過 5x5 課表內容的人閱讀
(本文為隨筆心得,會提及多名教練的課表版本,有附上各一頁投影片作為示意, 但完整投影片約 50 頁,限於篇幅在此不會介紹、解釋各版本課表的細節,僅介紹特點) 大概每個教練都會有些學生,是已經練了幾年才來上教練課,或是先前已經有上過別的教練的課,才輾轉過來。 今天上課時跟一個三項(深蹲、硬舉、臥推)合起來約四百公斤的學生講道:「很多人深蹲站起來都維持在髖屈的位置而不自覺。」 深蹲時,「你看,你就是會維持髖屈的那一個!」
站起來依舊維持過多髖屈容易導致髖屈肌短縮,影響腰椎骨盆髖關節 LPHC(lumbopelvic-hip complex)的整體動態;同時也會產生額外的力矩造成下背壓力。 「你維持這麼多的髖屈會在下背造成緊繃,破壞後側鏈的傳遞。如果先拿深蹲當暖身再接硬舉,你硬舉的動作跟訓練量一定會被影響。」 學生:『真的耶!我每次先深蹲再硬舉都會不舒服,直接硬舉就不會!』 常常看很多人在討論,有必要上教練課嗎?不是 Youtube 影片看一看就好了?教練課那麼貴值得嗎?教練的功用不就示範動作/開課表/陪練/幫補……? 就青山個人來說,教練課的價值不是教學生模仿動作,而是教學生如何建立良好的動作。 安全深蹲槓(safety squat bar, SSB)或者簡稱為安全槓(safety bar),是為了體諒/保護肩關節活動度受限的人設計,在執行槓鈴深蹲時,不會被肩關節給限制住。 正文難度:Level ② 主文涉及少量專業用語和知識 + ③ 部份段落涉及文獻討論
棒式結束回到地板的時候,核心保持出力,「捧」著軀幹下來,跟直接塌下來是不同。
基本版的橋式是臀部的練習,進階版的橋式(Rolling Bridge / Bridge Roll-Up)則能強化骨盆周圍的核心肌群;回到地板的時候,直接放下跟保持骨盆後像鋪地毯一樣「鋪」下來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增加訓練效益不一定要追求高強度,在不同的階段安排不同的強度與次數這是多數人普遍熟悉的,但透過節奏(repetition tempo)如 4/2/1/0、2/0/2/0、2/3/1/0、……等等,去改變肌肉在張力下的時間(time under tension)、離心與向心的比例,也會有相當不同的刺激。確實地把握動作當中對於肌肉的使用率,才能真正掌握一個動作。 「不要想形狀,形狀有太多假象!」
新學生第一堂課,重複了N遍這句話。 形狀或姿勢(posture)是果,動力鏈(kinetic chain)才是因,而柔軟度、活動度、穩定度則是基石。但太多團課或是影片學習者往往只看形狀,很容易就跑出一堆奇怪的的代償,相對來說這也是個人課的價值所在。 |
【服務與課程】
【文章分類】
全部
【月份封存】
五月 2023
|